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重生《农家媳妇:富贵临门》,是作者“冷香忆”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李青青王志,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女军医重生成为古代农家军嫂,容貌美丽,秀外慧中,厨艺高超,救死扶伤医术高明。夫君高大英俊,勤奋英勇。夫妻同甘共苦,红红火火日子过起来。男主出身贫寒,英俊聪明,心志坚定,步步生莲,军中英雄,对女主钟爱一生。...
主角:李青青王志 更新:2024-03-22 06:08: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青青王志的现代都市小说《农家媳妇:富贵临门全文章节》,由网络作家“冷香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重生《农家媳妇:富贵临门》,是作者“冷香忆”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李青青王志,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女军医重生成为古代农家军嫂,容貌美丽,秀外慧中,厨艺高超,救死扶伤医术高明。夫君高大英俊,勤奋英勇。夫妻同甘共苦,红红火火日子过起来。男主出身贫寒,英俊聪明,心志坚定,步步生莲,军中英雄,对女主钟爱一生。...
他卖的鸡蛋才六个铜钱一斤,这个只用大米饭和青菜做的饭团,哪怕用的是精米,可是个头不大,两口就能吃掉,竟然卖两个铜钱!
心道:肯定不会有人买。
谁知,马上就有一个穿着蓝裙子身材又胖又高的中年妇人花了二十个铜钱跟老夫妻买了十二个饭团。
刘氏取出几张粽叶利落的把饭团包好,放在胖妇人手里,笑呵呵,“吃好了,再来买。”
有个手里提着没有鱼头的半条鲢鱼的长脸青年妇人正好路过,问道:“刘姐,你匆匆忙忙的干啥?”
“中午我要去镇里吃酒,家里老人孩子没人做饭。买点青菜饭团给他们吃,省得说我懒,不管她们。哼。”胖妇人抬了抬肉呼呼的双下巴,然后赶紧回县城送饭团了。
长脸青年妇人家境没有胖妇人好,不过天天做饭,也烦死了,看到青菜饭团,想到今天家里来了客人,光是半条鲢鱼有点太小气,便道:“我这半条链鱼才十个铜钱。你家的青菜饭团一个应该卖一个铜钱才对。”
她就是想便宜买青菜饭团。
“卖不了。”刘氏摇头。她早就想好了,整个县城就她们卖青菜饭团,没看见胖妇人一下子买走十二个饭团吗,嗯,是不会降价便宜卖。
长脸青年妇人一脸抱怨,提着半条鲢鱼走出几步,没听见刘氏夫妻叫她回去,不得已只能转身返回,买了六个铜钱三个青菜饭团,边付钱还边道:“太贵了,怎么这么贵?”
刘氏嘴巴也会说话,王亮就随她,笑道:“你不用烧米饭,做好鱼就着青菜饭团吃就行,多香。”
“那可不够吃。”长脸青年妇人随口说了实话,“我家来贵人,我就是把这个算一道菜。”
呵呵,不但是菜还是主食,客人吃了青菜饭团,肚子就饱了,不用吃米饭,并且这可是新吃食,别的地方没有卖的,说出去也有面子。
她可真是机智。
有个身材瘦高、左脸颊有道寸长刀疤的中年汉子走过来,问道:“老伯,看着你面熟,你是哪个村的?”
刀疤脸中年汉子是卖炒米饭的,就在不远处摆摊子。他就想不通,炒米饭也是精米做的,放有油、盐,还放了小香葱,巴掌大的碗一碗炒米饭两个铜钱,怎么买卖就没有青菜饭团好呢?
王老头知道刀疤脸做着米饭的买卖,这可是竞争对手,心里警惕起来,面不改色的道:“王村。你是哪个村的?”
“五里外石头村。我叫张大虎。”刀疤脸张大虎心道:原来老头老婆子是王村的,比我家离和县远多了。微笑道:“我每天早晚来县城两趟卖炒米饭。”
以前早上卖炒米饭,不到中午就卖光了。今天王家卖青菜饭团,主顾都来买,把买卖抢了,没有人买张大虎的炒米饭。
王老头应了一声,忙着给主顾装青菜饭团。
有个黑脸胖老头,穿着七成新的绸缎长袍,家里条件好,却老没有人做饭,是张大虎的老主顾。
今天黑脸胖老头没有买炒米饭,买了王老头夫妻的青菜饭团,还特意跟站在一旁的张大虎解释道:“我老吃你的炒米饭吃腻了,今天换下口味。”
“老伯高兴就好。”张大虎就算心里气呼呼,面上也不显。
刘氏个子比张大虎高,目光有点俯视他,问道:“我的两个儿子昨天在这里卖咸蛋,今天一早就在这里卖青菜饭团,你有没有看到他们?”
“哦,原来你们家就是卖咸蛋的那家。我就说怎么瞧着你们面熟。”张大虎想到什么,忍不住问道:“你们家卖咸蛋那么赚钱,怎么卖起青菜饭团?”
闻言,旁边卖鸡蛋的汉子面色不悦。心道:你怕他们家抢买卖,我们卖蛋的就不怕了吗?真讨厌!
王老头有些得意的道:“咸蛋卖,青菜饭团也卖。”
“明天你们家还是卖咸蛋。”张大虎也站着看了一会儿,觉得青菜饭团不难做,连油都没有放,成本比炒米饭还低。心里暗道:哼,等着瞧。
卖鸡蛋的汉子瞪了张大虎一眼。
刘氏不知道张大虎正在雄心壮志准备明天打败王家的买卖,问道:“你到底看没看到我儿子?”
“看到了。他们跟着湘月斋的小二进了县城。”张大虎丢下一句,就转身走了。他得赶紧卖完炒米饭,卖完就回家去做……
“真的是湘月斋的小二,你没有看错吧?”哪怕刘氏只是个村妇,也听说过湘月斋的大名。湘月斋总店铺在湘城,分店铺在和县、昌镇都有。
张大虎的声音从前方飘过来,“我眼神好着呢,没看错。”
王老头夫妻面面相觑,记忆中没有跟湘月斋打过交道,咸蛋没有卖给湘月斋的人,不约而同的道:“出了什么事?”
王老头打算去湘月斋瞧瞧,可是青菜饭团的买卖好,主顾络绎不绝,刘氏一个人忙不过来,只能先把青菜饭团卖了再说。
这一卖就是一个时辰,将近午时了。
竹篓里的青菜饭团全部卖光,王老头夫妻正要进县城去湘月斋,就看见王志、王亮从县城城门晃悠悠走过来。
张大虎的炒米饭还没卖完,心情正郁闷,看到王志兄弟,立刻快步抢先走到王老头夫妻跟前,道:“你问问他们,是不是跟着湘月斋的小二进县城了。”
没等王老头夫妻问话,王亮已经倒豆子似的全部说了,“爹、娘,我们的青菜饭团卖光了。我们去湘月斋了。湘月斋的掌柜见了我们。”
闻言,张大虎一脸紧张,急忙问道:“湘月斋掌柜见你们干啥,是要买青菜饭团的方子吗?”
众所周知,湘月斋收购美食方子。
张大虎满心的青菜饭团。心道:一个王家就够了,再来一个湘月斋也卖青菜饭团,以后我的买卖就别想做了。
天可怜见的,我还指望做米饭吃食给儿子挣娶儿媳妇钱,给女儿挣嫁妆钱呢。
“不是青菜饭团。”王亮摇了摇头,打量张大虎,心道:这不是卖炒米饭的大哥吗,怎么关心起我们家的事?
小说《农家媳妇:富贵临门》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李青青微笑道:“虎皮辣椒、炒豆角。今天我特意多做了饭菜,你们这么辛苦多吃点。”
张氏、王盼弟生怕王老头夫妻会说道李青青浪费,结果听到王老头乐呵呵大声宣布:“吃饭。”
之前饭菜做好了,都放在灶边,这会还是温热的。
王月出嫁了,王浩在当兵,都不在家。
现在围着八仙桌吃晚饭的是王老头夫妻、王志夫妻、王盼弟姐妹、李青青、王亮、王桔,共计十人。
三个小女孩别看年龄小,吃的并不少。其余人肚子里没有油水饭量很大。
李青青的厨艺比刘氏、张氏高超的多,虎皮辣椒是新式菜十分美味很下饭,炒豆角沾了点猪油辣味也很好吃,得到家人大声夸赞。
东西卖光,饭菜香喷喷,气氛很好。
晚饭之后,张氏很识趣的去厨房洗碗,王桔带着三个吃的小肚子鼓起来满脸幸福的小侄女去洗漱。
此时天已大黑,月亮的光只照到堂屋门里一点点,屋内黑呼呼,刘氏看不到李青青的表情,笑道:“青青真是个沉稳的,竟能一直忍着不问我们卖了多少钱。”
李青青配合的问道:“多少钱?”
王老头、王志分别从怀里掏出鼓鼓的布袋,然后放在八仙桌上,打开布袋口,露出一枚枚铜钱。
王亮亢奋的叫了一声,上手拿了一个布袋去数钱。
刘氏兴致勃勃的数另一个布袋的铜钱,还小声道:“老头子,那块碎银快拿出来。”
王老头乐呵呵站起来转过身,背对李青青,在身上掏了一会儿,转身右手往八仙桌上一拍,手抬起后,得意的笑道:“三钱银子。”
银子一两等于一千个铜钱,一钱银子等于一百个铜钱。
三钱银子就是三百个铜钱。
黑呼呼,李青青根本看不清碎银的模样。她摸到碎银拿到堂屋门口有光的地方瞧看。
王老头生怕李青青手松拿不住碎银掉地上,紧张的坐直了盯着她的身影。
好在李青青看完碎银掂了掂份量后放回八仙桌。
“三嫂,三钱银子是我和大哥在县城卖咸蛋得的。”王亮兴冲冲抬头说了一句,然后低头摸着铜钱一枚枚的数。
“咸蛋好卖,有老主顾也有新主顾买。我和四弟的两百个咸蛋不到中午就卖光。”王志平时话少,今天实在是高兴,话多起来,又道:“弟妹说的对,辣椒丰收,价钱低不好卖。我们这么晚才回来,就是为了卖辣椒。”
原来,今天一大早,四人带着两百多斤辣椒、三百五十六个咸蛋从李家出发,到了和县之后,王老头夫妻拿出一百五十六个咸蛋去五里外的昌镇卖,卖掉之后返回和县跟王志兄弟汇合。
咸蛋只有王家卖,销路很好,不到上午就卖光。二百多斤辣椒却一直到下午,还是刘氏决定降价才卖掉。
王老头也不笑了,道:“县城城门官道两边都是卖辣椒的,三斤才一个铜钱。我们家的辣椒卖相好,没有泡水,也卖不掉,你娘就降到两斤一个铜钱,被县城酒楼买走了。”
泡了水的辣椒占秤不说,放两天会腐烂。酒楼采买的掌柜是明白人,把王家的辣椒全买走了。
“家里剩下的辣椒不要卖了,我做新吃食要用到辣椒。”李青青就等着辣椒丰收推出剁辣椒卖钱。
大唐国类似唐朝,南北百姓的生活习惯也相同。不过,大唐国已经有了玉米、辣椒等农作物。
这两个多月,李青青通过观察打听,了解到当地虽然地属南方,物资丰富,但是前世很多美食没有出现。
于是,她在说服王老头夫妻之后,做出简单容易制作的美食咸蛋售卖,也是尝试。
咸蛋热销,证明当地人爱吃。
咸蛋用的蛋是鸭蛋,王村方圆几十里养鸭子的人不多,两个多月才收了几百个鸭蛋,马上冬天天冷,鸭子产蛋量减少,没有鸭蛋就做不了咸蛋。
眼下辣椒丰收,李青青决定做出剁辣椒售卖。
王家地里还有五百多斤辣椒没收,王老头本来还想明天收了后天一大早去卖,听到李青青要用辣椒做新吃食,不由得问道:“辣椒能做什么新吃食?”
李青青解释道:“剁辣椒。做菜用来当调味。很好吃。”
“为什么辣椒卖的钱能比辣椒多?”王老头就怕糟践了辣椒。
五百多斤辣椒可是二百多个铜钱,如果用来买一斤六个铜钱的盐,够买三十多斤全家人吃好几年了。
几年的盐钱!
李青青缓缓道:“能。爹,您看,我用鸭蛋做成咸蛋,就比鸭蛋卖的贵,买的人还多。”
王老头想了想,道:“那先用五十斤辣椒试试,就跟咸蛋一样。”
之前李青青提出卖咸蛋,王老头就是先让她做五十个试试。
李青青道:“五十斤太少。”
“那就一百斤。”王老头怕李青青的剁辣椒做出来卖不掉。
李青青心里轻叹一声。湘城的地理环境类似前世的长沙。剁辣椒可是湖南人的最爱。她认为湘城的人肯定也喜欢吃。
一百斤剁辣椒的量太少了。她得想办法让王老头同意把李家的红辣椒都做成剁辣椒。
黑暗里,王志看不到继父、三弟媳妇的表情。他作为长子,没有能力,没有见识,更没有钱,无法发表意见。上次三弟媳妇做咸蛋,他就是这样一声不吭。
刘氏、王亮已经把钱数了三遍。
刘氏性格大大咧咧,还忘性大,不过数钱却数不错。
王亮从小跟着王浩学了认字算账,脑袋瓜又聪明,更不会数错,激动的道:“咸蛋一个三个铜钱,两个五个铜钱。辣椒两斤一个铜钱。我们一共卖了七百二十一个铜钱,还有三钱银子。”
王老头十分惊喜,失声道:“一两多银子!”
王亮得意的道:“可不是。我三嫂做的咸蛋占了大头。”李青青做咸蛋时,王亮主动帮忙。王亮觉得一荣俱荣。
刘氏笑道:“那是。”这咸蛋的利润有她和王老头的一半。
王亮又道:“辣椒顶多一百五十个铜钱。”
李青青微笑道:“辣椒就算一百五十个铜钱。弟弟数出钱给娘。”
小说《农家媳妇:富贵临门》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