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芈华赢子婴的现代都市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全章阅读》,由网络作家“汾清三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男女主角分别是芈华赢子婴,作者“汾清三杯”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起码有大王作为后盾,可紧接着也有了一丝醋意。为何坐在我腿上时,没有这般笑容?不行,下一次在我腿上也得这般做。“王翦,你不是生病了吗?怎么?都好了吗?”嬴政率先开口。这本是客套话,王翦自然也知晓,于是收起了妒忌的心思,正色道:“谢大王关心,臣的身子已然恢复,得知我大秦交战失利,臣不才请为先锋迎战项燕。”王......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全章阅读》精彩片段
“臣,王翦,参见大王!”
“臣,子婴,参见大王!”
子婴虽是大王的长孙,可也是封爵之人,这样参拜也没什么问题。
嬴政看到子婴带着王翦进来,心知这小家伙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心中非常畅快。
可见到自己的孙子和王翦一起跪拜立刻有点不爽,叫自己大王是怎么回事?
有这么生疏吗?
和这王翦离的这么近干什么?他是外大父,我才是大父!
于是应声道:“起来吧,子婴,你到大父这来。”
这话宠溺的语气很明显,在场的百官无不羡慕,可人家是正常的爷孙,自己想给大王当孙子,人家也不要啊。
子婴应了一声,小跑着上了台阶,也不见外,直接爬上了嬴政的腿上。
嬴政嘴上带着笑,任由子婴在自己腿上磨蹭,也不催促。
过了半晌,子婴才找了个舒服的姿势,不再动,嬴政用手揽住子婴的后背,笑着望向台下。
“这……大王是不是太宠溺了!”群臣中,有人小声嘀咕。
这不是一个人的看法,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倒是李斯觉得正常,小公子可是解了大王心中的一个大难题,给足了自己面子,撒个娇怎么了?
王翦见大王和子婴这般亲热,心里一阵暖意,看来子婴起码有大王作为后盾,可紧接着也有了一丝醋意。
为何坐在我腿上时,没有这般笑容?
不行,下一次在我腿上也得这般做。
“王翦,你不是生病了吗?怎么?都好了吗?”嬴政率先开口。
这本是客套话,王翦自然也知晓,于是收起了妒忌的心思,正色道:
“谢大王关心,臣的身子已然恢复,得知我大秦交战失利,臣不才请为先锋迎战项燕。”
王翦可以主动请缨,嬴政很是高兴。
“先锋?”嬴政听完哈哈笑了起来,“若你当先锋,岂不是埋没了,你让谁来当统帅?”
这就是明示了,可在场的武将们听完,也没有一个人不满的。
李信、蒙武都对王翦的能力佩服。
“大王说笑了,臣岂能担此重任?可敌得过那项燕,臣还是有信心的。”王翦谦虚道。
“别给我来这花花肠子。”嬴政摆摆手,“这六十万大军,非你不能调用。”
既然大王都这般说了,王翦也不推辞,“谢大王信任,臣定当不负所托,灭了楚国!”
嬴政带着笑,很是满意。
自己的面子有了,王翦也出山帮自己,这一战有得打。
见王翦领了统帅职位,不少大臣立刻上前恭喜,王翦一一回谢。
就在这时,嬴政身边的赵高开口道:“大王,项燕勇猛,为了以防万一,是否可继续使用离间计?”
当初赵国的李牧,也是武安君,在灭赵国时,李牧也让王翦吃了不少苦头,最后是采用了离间计才杀了李牧,灭了赵国。
此刻,赵国这般献计也是有这样的道理。
作为移民过来的新人,赵高和李斯一样,不能从武,只能从文,稍有机会,自然是要把握。
到时候,真的采用灭了楚国,赵高也是功劳一件。
嬴政听罢,立刻摇头,“那负刍篡位称王,得位不正,正是由于这一点,才会只信任项燕,断然不会中了离间计,何况……前有李牧,楚国没那么傻。”
离间计,嬴政不是没想过,可分析了下负刍的情况,这一计谋行不通。
“大王英明,看的够远,臣只是听说屈景昭三家中,屈家备受打压,还以为可以从中谋些个机会。”
嬴政摆摆手,楚国虽然强大,可大秦却是更加强大。
吩咐好了,众人吃好干粮在山坡后,等待着运粮队进入埋伏圈。
只要入了峡谷,那就是千骑冲刺的时候,管他什么楚军,直接一波冲锋全部带走。
等了半晌后,斥候再度来报,人快来了。
可离得近了,也看的更清了,押运粮草的楚军,约莫有一万多骑兵。
听到这些,王贲心里咯噔了一下,没想到项燕一边打着函谷关,一边还派出一万骑兵来护送粮草队?
既然如此重视,那岂不是说项燕自己的粮草本身也不多了?
“将军,一万骑兵,外加上这些个脚力……我们人数不够啊!”听到斥候的传报,副将担忧道。
此刻,在峡谷的另一边,已经可以看到运粮队的前线队伍,只见‘项’字旗迎风招展。
这不但是一支万人骑兵队伍,还是项燕的亲卫骑兵!
这群骑兵是楚军绝对的精锐!
自己这边只有三千骑,楚军三对一还绰绰有余。
可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王贲不出手,那项燕得到粮草后,必然不会太惊慌。
就算拿不下函谷关,也能转头来围攻大梁城。
大梁城的危机,还是无法解除。
仔细观察了下峡谷内的环境,王贲属于偷袭方,此刻清晨还有一丝薄雾,优势在王贲这。
于是王贲转头对着身边的人,问道:“待会冲杀的时候,切记,莫要弱了声势,楚军不会想到在这会有伏兵,必然会乱了阵脚,至于这些个农夫脚力怎会反抗?何况,人多反而可以多捞点军功,有谁怕的现在站出来!”
这些个骑兵都是跟随王贲冲杀多年,既然将军下了令,自然不会退缩。
何况,这种环境的伏击,是最能获得军功的时候,听到王贲的话,一个个眼神都亮了起来。
大秦的锐士,谁不想要军功?
短暂的沉默后,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
“将军,下令吧,俺还想多捞点军功回去娶媳妇呢!”
人群被这话惹得哄堂大笑,王贲也是跟着笑了,道:“想娶媳妇,那就看你能不能捞到军功了,记住咯,脚力不算军功,待会跟着我冲!”
杀良冒功的事情偶有发生,王贲的队伍军纪严明,断然不会发生这种事,可还是嘱托了一句。
楚军领头的屈将军,却是烦闷不已,这次的押运任务本就轻松无比。
项燕亲率大军围攻函谷关,这是楚国多少年来未有的壮举,可却让自己在这里运什么粮草,若是函谷关破了,自己可是错过了立功的大好时机。
屈家在楚国的地位岌岌可危,现在也就剩下了自己一个支柱。
这般想着,楚军的部队,已经大部分进入了峡谷,山坡的另一边,王贲立刻翻身上马,大声道:“想娶媳妇的,跟我冲!”
说罢,率先冲了出去,副将紧跟而上,其余的将士也冲将而去。
顿时,喊杀声四起。
听着四处传来的喊杀声,屈将军还未反应过来,整个队伍已经乱作一团……
……
战斗只持续了半个时辰,王贲这骑兵的突然袭击,打的楚军措手不及。
狭长的队伍,瞬间被冲散,领头的楚将还想着要收拢队伍来对敌,可这队伍里不止有楚军,还有大批的脚力。
这群人,哪里见过这个仗势,嘴里说着不要杀我,人却四散而逃。
楚军无法形成阵型,很快就被王贲给冲散了。
一碰就碎!
楚军的精锐骑兵,直接四散奔逃。
战斗比想象中的容易,楚军溃逃后,王贲立刻让手下去寻这些个脚力。
十万旦的粮草,没了他们,自己可怎么运往大梁城?
当然,直接烧了也可以,可自己眼下也缺粮啊。
“都别跑了!我们是秦军!自己人!不杀你们的!”在将士们的劝说下,大部分的脚力还是找了回来。
王贲站在高坡上,看着属下们打扫着战场心情畅快,这一下,大梁城的危机解除了。
唯一遗憾的,就是这一次突袭,没有击杀多少楚军。
没办法,大雾天,人家又是骑兵,第一时间也就几百人被冲下马斩杀了。
没有拿到军功的,自然很是懊恼,可这也没办法,机会摆在面前,你没拿到能怪谁?
场内的楚军尸体,人头都被割了去,这是重要军功凭证,可现场的一幕,让王贲有点疑惑。
只见一部分人,得了好几个军功,身上却只留了一个,把剩余的人头,丢在了一个地方。
这并不是一个两个这般做,而是只要超过一个人头的,都丢在了这里。
王贲很是不解,这可是军功啊!
军功在大秦意味着什么?荣华富贵!后世子孙安定的生活。
可这帮子人,怎么把军功丢在一个地方不要了?
王贲看的清楚,这些个人头,可都是货真价实的楚军,并不是那些个脚力。
若是拿平民来冒充,可是要重罚的。
人头越堆越多,不一会,竟然堆成了小山一般。
这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有点吓人,可在秦国的军人眼里,这些都是正儿八经的富贵!
越来越不解,王贲伸手让副将过来。
还在整顿着队伍的副将,得了诏令立刻就赶了过来。
“去看看怎么回事!”王贲指着像是一座小山的人头说着。
副将纳闷,回头一看,心里也是一惊,赶忙骑马过去问话。
不多久,副将回来了,脸上却带着玩味的笑意,“将军,喜事啊!”
“到底怎么回事,快说!”王贲此刻甚是不解,也不想听副将废话。
“那是他们给小公子留的。”
“什么?”王贲愣了半晌,才搞明白小公子是谁,“给子婴留的?”
副将重重点头,“弟兄们都感激小公子的计谋,救了大家,这些侥幸得了两个军功的,就拿出来一个,要与小公子共享军功。”
副将心里也是感慨,这事情虽然有点匪夷所思,可在王贲军队里,也说的过去。
这帮子弟兄最是重情义,小公子给他们指条明路,还没费什么大力气就得了这些个军功,自然要分出了一部分。
王贲听了,直接怒道:“胡闹,让他们都收了回去。”
子婴可是大王的子孙,公侯伯爵,生下来就是最高等级‘公’,怎么会要这点军功?简直是胡闹!
可副将却是没动,继续说道:“将军,弟兄们也是真心实意,何况,你不也想想,这事传出去,岂不是一段佳话?”
这话王贲听进了心里,昌平君反叛,自己的妹妹和妹夫都受到牵连,被贬去了雍城。
唯独这外甥子婴,留在了咸阳。
此刻,他身边,除了大王外,没有个亲人,谁能帮他?
大王的子嗣,可是有十几个之多,何况子婴还是要小一辈。
想到这里,王贲叹了口气,“这情分,我记下了,替我谢谢弟兄们,这些个‘军功’收好咯,回去就给咸阳发军报!”
听到王贲没有再反对,副将立刻行了一礼道:
“诺!!”
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等确认子婴没有受伤后,王翦松了口气,把子婴抱了下来后,伸手去捡起地上的剑插入了剑鞘内。
子婴心中大喜,有这般的锻造工艺,说明这个时代,有人可以打造出神兵利器。
秦军常用的长戈,他也是见过,可比不上这般的利器。
于是他开口问:“外大父,这是什么剑?”
松了口气的王翦,许是刚睡醒,懒洋洋地回道:
“太阿剑。”
“太阿剑?”子婴思索着记忆里的线索,等找到后,忍不住略感失落。
原本以为,这就是一把正常的配剑,可没想到这竟然是名匠打造出来的宝剑。
既然是名匠打造出来,那就代表着技艺没有传承开来。
子婴忍不住叹息,心里暗自下了决定,这民间的能人异士,还得靠自己挖掘。
收拾好了太阿剑,见子婴还在发呆,王翦以为子婴是吓坏了,于是抱起了子婴,笑着道:“怎么?想要那把剑?”
子婴立刻点头,“外大父舍得给我?”
见小家伙顺杆爬,王翦哈哈笑道:“想要?那也得看你本事,这剑呐,外大父可是拿这大功劳换的。”
“大功劳?”
见子婴这般好奇,王翦得意道:“这可是大王在灭赵后,奖赏我的。”
原来如此,这也和历史对的上。
“既然是大父给的,子婴怎么要?若是能重新锻造一把,也可。”
听了子婴的话,王翦立刻摇头道:“这可是名匠所铸,世上就这一把。”
说着,把太阿剑瞅了出来,只是离的子婴稍远。
王翦望着这剑刃道:“这般锋利的武器,实在罕见,足见锻造技艺的高超。”
说完,王翦拿着剑,又挥舞了几下。
太阿剑的故事,子婴当然知道,这却也是少有的名剑。
可子婴看来,珍贵的并不是这把剑,而是铸剑的工艺,如果能把这个工艺发扬光大,那大秦的武器,岂不是直接提升一个档次。
于是子婴再次问道:“为何不让这铸剑的后人,把这铸造之法发扬光大呢?”
正在舞着剑的王翦,听到这话一愣,思索了片刻,叹口气道:“这等个法子,都是嫡传,不是师徒关系怎会相传,吃饭的家伙,断然不会外传。”
子婴却是道:“抱守着这些个技艺不传下去,落到最后只会失传了,至于吃饭,会了这等技艺,还怕别人没饭吃?”
王翦笑笑没有答话。
倒是子婴继续说道:“这太阿剑,铸造于吴国,吴国又被楚国灭了,若是我们灭了楚国,找到这些个铸造法子的工匠,这等工艺不就为我大秦所用?”
听了子婴的话,王翦心中一动,诧异地看着自己的外孙。
没想到三岁的小孩竟然有这般见识,于是笑着道:“说得好,我记下了,待到楚国灭亡后,自然要寻找到这些个能工巧匠,你瞧那楚国的武器,就比我们秦国要锋利的多。”
六国当中,楚国的盛产青铜和锻造工艺,出了不少好武器。
青铜可以买到,好武器也能买到,可就是这锻造工艺,却是垄断的。
秦国虽然强大,可也不是什么都强大。
王翦把子婴的话,记在了心上,没想到自己的外孙,倒是给自己上了一课,自己以前都没想到。
若是灭了楚国,一定要保护好这些个能工巧匠,将工艺传回秦国。
见王翦记下了,子婴这才放了心。
毕竟,灭楚国的人,还得靠王翦。
自己现在才三岁,只能提供一些建议。
盯着王翦手上的太阿剑,子婴恋恋不舍,哪个男孩不喜欢兵刃?
当初,让自己平定嫪毐,那有莫大的信任,让自己征伐赵国,这都是信任自己啊!
可自己……
想到这,王翦有些不好意思了,看着子婴,这一刹那,仿佛看到了大王小时候。
是啊,也就子婴这般的处境,才能感同身受,大王在赵国时候的困难。
想到这里,王翦正色道:“是外大父想多了,这一战,外大父必然专心对敌!”
……
明年开春伐楚,这成了秦国的头等大事。
所有的齿轮都开始转动起来,起初,在未决定统帅的时候,还有不少人心存幻想。
大王找不到人,那就得再等个几年,等到秦国休养生息完毕,再去伐楚,胜算更大。
可现在,王翦都领了王命,也没人再劝。
最累的,就要属李斯了,几十万大军的吃穿用度,都需要他去解决。
好在,大王制定的计划是在春天,那样子,就不用为瑞士们提供冬衣了。
这省了自己一大笔事。
可李斯哪里知道,这一战足足僵持了一年多,正是由于他的精打细算,不知道多少秦国锐士,向家里要钱,购置过冬的衣裳。
当然,这都是后话。
时间一晃,过去了一个月,再有两个月,就要到了大军开拔的时候。
李斯正在不紧不慢地汇报着这段时间来的成功。
“……所有军械粮草,均已运抵函谷关,静待开战!”
“好!”扶苏听完,忍不住赞叹,李斯果然有能力,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调度齐备所有的物资,“那雍城的将士,准备的如何了?”
“回大王,五十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王将军按照计划正在操练。”
“嗯……”扶苏满意地点点头,忽地想到了匈奴,轻皱眉头问:“蒙恬去了上郡,打了两场胜仗,很好,可别克扣了上郡的粮草用度。”
匈奴一直是扶苏的心头大患,好在,蒙恬去了上郡,按照他的法子,打了两场胜仗,可就如蒙恬自己所说。
在草原上,没有人可以追的上匈奴,他们一遇败仗就窜的没影。
李斯知晓上郡的重要性,连连点头,“大王放心,今年各地丰收,粮草用度足可保证大军使用,臣觉得,大王没必要节省自己的用度。”
扶苏为了支持前线将士,直接缩减了王宫内半数的吃穿用度,他自己以身作则,现在一日只吃两顿,多以糙米为主。
可在李斯看来,今年的秦国,乃是大丰收啊,粮草充沛,大王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全国同心,寡人怎能例外?”
望着大王这般神情,李斯颇为感动,根据探报,那楚王负刍在寿春,日日笙歌,反观强大的秦国,扶苏带头节衣缩食。
这就是君王的差距,大秦不想昌盛也难!
“是,朝内众臣均响应战事,不少老臣也是捐粮捐布!”
扶苏听完摆了摆手,“不必学我,量力而行吧。”
说完,扶苏背靠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
这些个日子,他实在是太忙了,各地的奏文批阅,在赵国、燕国旧地又有不少的匪患。
虽说免除了这些个地方一年的赋税,可当地的士族还是想着反抗秦国,妄图复辟。
对于这些反叛,扶苏自然是让当地的驻军,直接镇压。
可这就苦了当地的百姓,占领区虽多,可给大秦的贡献却很少,必须得尽快恢复生产。
让百姓吃得饱饭,秦国才能长久。
舒展了下身体,扶苏忽然问道:“咦?子婴呢?我这孙儿,好像有很久没来了吧?”
李斯也是一愣,确实很久没有看到小公子了,起初子婴还天天来,可大王忙碌,也只能让他自己在书房玩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