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59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精选小说七零建设忙,娇软小知青禁止撩汉

精选小说七零建设忙,娇软小知青禁止撩汉

云在飞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重生《七零建设忙,娇软小知青禁止撩汉》,讲述主角苏青禾顾承安的爱恨纠葛,作者“云在飞”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中准确的找到父母和弟弟,朝着他们挥手:“爸妈、青柏,回去吧。”苏志国面色动容,赵润萍默默流着眼泪,就连平日时常将男儿有泪不轻弹挂在嘴边的苏青柏也红了眼眶。三个人都朝着苏青禾挥手,却没有要走的意思。离别的愁绪猛烈袭来,这一刻,苏青禾鼻子一酸,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她不愿让爸妈担心,冲着他们笑了。......

主角:苏青禾顾承安   更新:2024-02-28 19:4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青禾顾承安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小说七零建设忙,娇软小知青禁止撩汉》,由网络作家“云在飞”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重生《七零建设忙,娇软小知青禁止撩汉》,讲述主角苏青禾顾承安的爱恨纠葛,作者“云在飞”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中准确的找到父母和弟弟,朝着他们挥手:“爸妈、青柏,回去吧。”苏志国面色动容,赵润萍默默流着眼泪,就连平日时常将男儿有泪不轻弹挂在嘴边的苏青柏也红了眼眶。三个人都朝着苏青禾挥手,却没有要走的意思。离别的愁绪猛烈袭来,这一刻,苏青禾鼻子一酸,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她不愿让爸妈担心,冲着他们笑了。......

《精选小说七零建设忙,娇软小知青禁止撩汉》精彩片段


刘丽芳被说的无言以对,她们两口子本就没安好心,现在被当面戳穿,脸上便有些挂不住,气得整张脸都涨红了,恶狠狠地盯着苏青禾,

苏志军也有些讪讪的,只是他也不好拉下脸来承认,便将这一切都推到刘丽芳头上来撇清自己。

“下次你给青禾介绍对象,先打听清楚再说,你虽然是好心,但差点办了坏事,赶紧和人家道歉!”

“道歉?”

刘丽芳不可置信地瞪大眼,没想到这个时候苏志军竟然当起了好人。

合着坏人都让她一个人做了!

周围人的鄙夷,小叔子一家的冷眼,枕边人的没担当,激得刘丽芳一下子恼了,她失心疯一般扑上去厮打起苏志军来。

“你个没良心的,分明是你想攀高枝,现在却来怪我,我跟你没完!”

这下大家伙的表情就更精彩了,狗咬狗,一嘴毛,夫妻俩竟然还起内讧了。

苏志军没料到刘丽芳会突然发疯,他尴尬的躲闪着,脸上还是被刘丽芳的指甲划出了血痕。

都见血了,苏志军也就不躲了,忍无可忍地一巴掌抽了过去。

“啪!”

重重的巴掌声和刘丽芳的脸皮产生了美妙的碰撞,发出了动听的声音。

刘丽芳愣住了,结婚二十多年苏志军从来没打过她,今天竟然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打她!

“这日子没法过了!”

刘丽芳哇的一声哭出来,推开门口围观的人跑走了。

苏志军有些尴尬地看了苏志国和赵润萍一眼,匆匆追了出去。

一场闹剧就以这样的结尾收场,邻居们又议论了几句也就散了。

被刘丽芳这么一闹腾,苏志国和赵润萍脸色也不好看,也没了吃饭的心思。

苏青禾把筷子塞到爸妈手里,大大咧咧地说:“该吃吃该喝喝,有事别往心里搁,通过这事认清大伯家的真面目,以后提防着就好。”

赵润萍接过筷子,又向苏志国抱怨道:“以前我就觉得你大哥一家人品不行,你还不信,现在看明白了吧。”

苏志国看看妻子看看女儿,最后重重点头:“看明白了,以后和他们家尽量不来往。”

*

离别的日子很快到来,临行前,苏青禾往家里储水的水缸里灌满了灵泉水,这些天,她和爸妈弟弟喝的都是灵泉水,大家的气色肉眼可见的变好。

父亲也顺利地躲过了前世的悲剧。

这一世,家庭的小船将会平稳前行。

这天,是苏青禾出发的日子,火车是早上八点的,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苏青禾就起来了,没想到母亲比她起得还要早,已经蒸好了包子。

一个个白胖宣软的包子被装进铝制饭盒,最后用白毛巾包住保温,赵润萍将两个大饭盒装进布兜子里,不放心地叮嘱道:

“包子你带着路上吃,你爸出去买烧饼了,应该快回来了,酱菜也带了些,你就着烧饼吃。”

“吃饭的时候就着热水喝,可千万别为了省事喝凉水,要不该闹肚子了,上了火车别和陌生人说话,万一是人贩子呢。”

“还有,到了就给家里写信,我们都惦记着你呢。”

赵润萍絮絮叨叨地说着话,无非是一些出门在外要小心,带好行李,注意安全的车轱辘话。

她本不是话多的人,但孩子即将离家远行这一刻,她仿佛有诉说不尽的叮咛。

苏青禾认真听着,间或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临别在即,她格外珍惜和家人的相处时光。

时钟走到六点半,苏志国急匆匆的回来了,他跑得有点急,汗珠子争先恐后地从额头上落下来。

他顾不上擦汗,从怀里掏出用油纸包裹着的一摞烧饼,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喘:“禾禾,这是你最喜欢吃的那家老字号烧饼,带着路上吃。”

苏青禾的眼眶忍不住泛红,这家店的烧饼做得好吃,每天天不亮就有人排队买,她喜欢吃却不常买,因为离家太远了。

可在这个离别的清晨,父亲却跑了大老远的路,只为了给他即将离家的女儿买几个她爱吃的烧饼。

烧饼虽然不值多少钱,可这里面却包含着一个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

苏青禾看着关心她的父母,心里划过一阵暖流。

“爸妈,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下乡是件光荣的事,我争取好好表现,一定不给你们丢脸,你们也要保重身体。”

苏志国看着自己一脸坚定的女儿,心里感慨万千。

苏青禾是他和妻子的第一个孩子,家里日子虽然清贫,却也是娇宠着长大的。

曾经那个扎着小揪辫蹒跚学步的小丫头转眼间就长成了如今亭亭玉立的少女。

她聪明懂事,一点也不娇气,是他和妻子引以为傲的好女儿。

苏志国掏出五张大团结递给苏青禾。

苏青禾有些诧异:“爸,妈给我带钱了。”

苏志军坚持:“穷家富路,去了乡下肯定需要添置东西,你拿着这钱买些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

苏青禾没再拒绝,甜甜地叫了声爸,乖乖地应了。

火车站,自愿下乡的初高中毕业生们背上行囊,胸前戴着鲜艳的大红花,踏上远离家乡的列车,挥泪告别来送站的家人。

苏青禾从父亲手里接过自己的行李,一个手提包,一个行李卷。

手提包里装着夏天的换洗衣物和洗漱用品,还有一些日用品,剩下的就是吃的。

现在天气热,倒也用不着带秋冬的厚衣服,相比较其他知青提着的大包小包,苏青禾可以说是轻装上阵。

带太多行李不方便,等她安置好,需要厚衣服和厚被褥的时候写信让家里给寄过来就好。

苏青禾上了火车,找了个空位坐下,这趟火车的大多数乘客都是去往五湖四海,支援农村建设的知识青年。

有的知青在伤心地抹着眼泪,更多的是三五个人聚在一起,雄赳赳气昂昂地唱着热血红歌。

苏青禾在送别的人群中准确的找到父母和弟弟,朝着他们挥手:“爸妈、青柏,回去吧。”

苏志国面色动容,赵润萍默默流着眼泪,就连平日时常将男儿有泪不轻弹挂在嘴边的苏青柏也红了眼眶。

三个人都朝着苏青禾挥手,却没有要走的意思。

离别的愁绪猛烈袭来,这一刻,苏青禾鼻子一酸,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她不愿让爸妈担心,冲着他们笑了。


当年,下乡的日子苦不堪言。

她干不了农活,赚不到工分,连自己都养活不了,于是她就打起了嫁人的主意,瞄上了大队书记的儿子。

她故意在顾承海回家的路上跳了河,顾承海好心下水救她,她却赖上了他。

婚姻是算计来的,孩子也是算计来的。

这么多年来,顾承海除了那次醉酒碰过她一次,后来,就算她脱光了站在他面前,他都无动于衷。

这样的的日子,她也过够了。

只要能顺利回城,离婚又如何,至于孩子,等她回了城,再生一个就是了。

这样想着,毛小敏心里最后一点不舍也烟消云散了。

她挺直了腰板,环视顾家众人,连声音里都带出了优越感,“那我什么时候可以离开?”

言语之中没有对孩子的半点留恋。

陈玉芹刀子一样的眼神射过去,“现在就可以滚了。”

“你!”

毛小敏脸都快气歪了,为了回城,她忍。

她转头看向大家长顾满仓,“今天能办手续吗?”

为免夜长梦多,手续最好今天就能办,省得顾家人再改主意。

顾满仓眼风都没扫毛小敏:“离婚可以,回城指标没门。”

毛小敏傻眼了。

合着说了半天是耍着她玩呢?!

顾家人陆陆续续离开了饭桌,只留下毛小敏一人愣神。

半晌,她朝顾承安晾在院子里的裤子看了一眼,表情神色莫测。

回城指标,她一定要拿到手!

*

知青点。

早饭依旧是玉米面糊糊,老知青已经习惯,面不改色地盛好各自的饭,或蹲或坐,空口也能喝下一大碗。

新来的知青就不行了。

早上玉米面糊糊,中午玉米面饼子,晚上又是玉米面糊糊。

一天三顿玉米面,菜里面又舍不得放油,肚子里没油水,嘴里都快淡出个鸟来。

苏青禾也有些没胃口。

她只喝了一小碗就有些喝不下去,心里盘算着等休息的时候得赶紧去一趟黑市。

空间里的水果马上就成熟了。

到时候拿出一部分水果先试试水,能卖出去的话也算给自己改善生活,挣了钱买些细粮回来。

还有粮食种子也得尽快安排上,毕竟粮食才是这个年代最重要的物资。

苏青禾托着腮淡淡地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买水果。

这个年月大家手头都不宽裕,就算是去黑市,也是奔着买口粮去的,水果不是生活必需品,吃与不吃都两可。

如果水果销量不好的话,那她就只能自己消灭了。

这样想着,空气中突然飘来一股香甜的气味,不只苏青禾闻到了,大家也都来了精神。

是麦乳精的味道!

只见乔致远端着个大瓷碗走到李金玲跟前,面色带着愧疚,“金玲,因为我的事情连累你挨打,你受委屈了,我给你冲了麦乳精,你喝了吧,就当是接受我的道歉。”

李金玲本来在吃饼干,闻言连忙摇了摇头:“我不怪你,更没有生气,麦乳精这么精贵的东西,你自己留着喝吧。”

想了一下,她又道:“这两天你干的活儿多,喝了好补身体。”

李金玲这话说得漂亮。

既表明了自己的大度,又表露出了对乔致远不远不近的关心,不光乔致远感动,其他知青对李金玲的印象也改观不少。

除了苏青禾和李婉儿。

苏青禾盯着李金玲看了一瞬,她脸上的表情拿捏的恰到好处,和昨天的阴毒判若两人。


苏青禾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张卫花,她虽然个子不高,身上却有一股不同于普通老百姓的气质,俗称官儿威。

而且衣服穿得整洁,身上没有补丁,头发也梳得整齐,皮肤还算白皙,可见并不是需要常年下地劳动。

所以,苏青禾心里有了思量。

她笑着上前,当即表明立场:“这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了些,但这都不算什么,想想革命先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舍小家为大家,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我们应该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广阔天地里炼就一颗红心!”

苏青禾这样说倒不是为了拍领导的马屁。

这个年代,想要成为一名好同志,那就要勇于表现出对组织的深刻思想觉悟。

她们刚到和平大队,如果给大队领导留下个思想觉悟低的印象,那以后在队里的日子估计也好过不到哪里去。

知青点的知青虽然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在外人看来,他们就是一个集体。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一席激情满满的话听得张卫花满意的不住点头,称赞道:“你能有这个想法就很好,可比某些人强多了。”

说着,她清了清嗓子,做了个自我介绍:“我叫张卫花,大家都叫我张大姐,我是咱们大队的妇女主任,主抓队上的妇女儿童工作。”

其他人本来有些看热闹的成分在,这下纷纷来了精神。

妇女主任,大小也是个领导。

大家赶忙过来凑热闹,急着发表感言,这种时候可不能把自己落下了。

“是的,主任,苏青禾同志说的好,我们的心和她是一样的,为了建设农村而奋斗!”

“为了建设和平大队的美好明天奋斗!”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季东林更夸张,还做了个挥舞拳头前进的手势来表达自己的决心。

夏静言也是个小机灵鬼,这种场合怎么能少得了她呢。

“不怕苦不怕累,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一时之间,气氛行至高潮。

李金玲不敢置信地瞪圆了眼,这都是些什么人啊,真会凑热闹表现自己!

张主任被年轻人的慷慨陈词感染,笑得眼尾的褶子都多了好几条,一叠声说了三个好:“你们都是好样的,以后咱们共同劳动,共同进步!”

李金玲终于找到了插话的时间,她笑着大声表决心:“会的,主任!”

张卫花睨了李金玲一眼,总算给了她个好脸色。

“我来是通知大家中午去支书家吃饭,就当是给你们接风,也是咱们大队的传统。”

张卫花爽朗地笑着,在知青们的欢呼雀跃声中满意地离开知青点。

大家各自回屋,继续打扫屋子。

也不怪李金玲埋怨,屋子里的环境简直可以用破败来形容。

窗户是麻纸糊的,墙是黄泥造的,房门是木板拼起来的,中间裂着好几条大口子,看起来丝毫没有抗风寒能力。

屋子不算大,整个房间的面积大概十五个平方左右。

正对门的地方是一条小土炕,上面铺着席子,席子底下垫着的应该是稻草,这样睡起来不硌人。

家具也比较简陋,一张长条桌子,两个凳子,连个柜子也没有。

苏青禾和夏静言无奈地对视一眼,得了,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尽最大的能力给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就算等77年高考恢复,现在也要在这里住两年多。

两人也没抱怨,撸起袖子加油干。

“静言,咱们先把席子和稻草弄出去晒晒,顺便把土炕扫干净。”

长时间没有住人,稻草有些返潮,晒晒消毒,睡得也舒服。

两人像个勤劳的小蜜蜂,忙得团团转,灰扑扑的小土屋渐渐明亮起来,虽然和之前没太大的区别,但至少干净了很多。

苏青禾带了些报纸,本来是想着闲暇的时候用来打发时间的,这个时候正好派上了用场。

在土炕周围的墙上糊上报纸,小屋的档次立马就能提高不少。

不过怎么把报纸糊在墙上成了个问题。

看来一会儿还得厚着脸皮向书记讨些浆糊。

太阳升至当空,上工的三个男知青和两个女知青结伴回来了。

来了新面孔,大家自然要互相认识一番。

刘景明是队长,上午的时候已经认识过了,自然不必介绍。

剩下的两个男同志看着都比较憨厚老实,个头高些的叫王长卫,胖一点的叫张大方。

这年头没有胖人,大家肚子里没油水,饭都勉强吃饱,哪里有多余的脂肪来囤积。

所以张大方就胖得格外明显,格外引人注目。

张大方见新来的知青都若有似无地扫向他凸起的肚腩,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嘿嘿,我从小就饭量大,这不我妈实在受不了我这张嘴,哭着喊着把我撵了出来。”

他这话说的幽默又风趣,逗得大家伙都笑了起来。

刘景明也笑,友好地拍了拍张大方的肩膀:“大方饭量虽然不小,但人家干活也是一把好手。”

“咱们知青一般拿不了满工分,大方却是和队上的壮劳力一样,拿十个工分。”

一直沉默寡言的乔方远咳嗽了一声,抬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慢条斯理道:“队长,你给咱们说说工分是怎么计算的?”

“好。”刘景明点点头,有问必答。

“我来详细的讲解一下,这个毕竟关系到咱们的生存问题。”

“工分就是劳动工分,是社员的命根子,社员其实就是村民,大家参加生产劳动称为上工。”

“工分由生产队会计每天做记录,下雨下雪、过年过节不上工的时候是没有工分的。”

“一般年富力强的壮年劳动力称足工,记十工分,这些人挑担子、插秧、割麦子都强于别人,女劳力干一天活记八分。”

“说来惭愧,我累死累活干一天也只能记八分。”

刘景明最后这一句话说得有些幽怨,那语气逗得大家又笑了。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即使能拿十个工分,也不一定能享受十个工分的报酬。”

大家听得好奇:“为啥?”

“因为年终核算的时候是要集体评议的,比如说队长报出张三的名字,他可以评十工分,但也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社员同意才行,反之则不能通过。”

“年底分红的时候也是以工分的多少来核算,扣除这一年的口粮后,剩余的才能折成现金。”

“这个时候劳力多的人家分的钱也多,劳力少的分的钱也少,更有人年年拖后腿,挣得那点工分连自己一年的口粮都抵不了,日子肯定就不好过。”


还有她的脚丫。

又小又白,又娇又软,他甚至有一种想捧在手心把玩的冲动。

顾承安缓缓吐出一口长气,健壮的胸膛浮起薄薄的汗珠,像是覆了一层蜜。

啧,真要命。

更要命的还在后头。

数了无数只绵羊的顾书记终于入睡。

梦里什么都有。

白天冷若冰霜的小知青变成了热情似火的小妖精,缠得他不知天地为何物,仿佛坠入一片无边奇幻白光,飘飘欲仙。

身体猛得一抖,顾承安从梦中抽身。

心底浮上一股莫名的羞耻感,他自嘲地笑了一下,认命地坐起来,偷偷摸摸地拿着换下来的裤子出了屋子。

第二天早上。

吃早饭的时候,陈玉芹问饭桌上的几人:“昨天半夜,你们谁不睡觉在外边洗衣服?”

顾承安身体微僵,心虚地摸了摸鼻子,默默放下了碗。

“我吃饱了,先走了。”

“承安,等一下。”毛小敏赶紧放下筷子,笑眯眯道:“嫂子问你个事。”

顾承安点头:“二嫂,你问。”

毛小敏舔了舔嘴唇,偷瞧了公婆一眼,这才试探地问:“你手里是不是有两个回城的指标啊?”

一大家子人全部看向毛小敏。

顾承海瞥了毛小敏一眼,语气里含着浓浓的警告:“把你那歪心思收起来。”

毛小敏噎了一下,嗔道:“我能有什么歪心思,无非是想把咱们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罢了。”

陈玉芹拉着脸,老二媳妇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从她嘴里就放不出好屁,心里指不定憋着什么坏。

她重重咳了一声:“有多少回城指标都和你没关系,消停吃你的饭。”

毛小敏心里恼,却不敢表现在脸上。

要搁她以前的脾气,被陈玉芹当着一大家子的人的面训斥,当下就能闹开。

现在她有求于人,为了自己能顺利回城,天大的委屈都能忍。

“妈,看你说的,我这不就是问问嘛,再说了,这回城指标本来就是给知青的,我也算是知青吧,指标给别人还不如给我呢。”

毛小敏说起回城,语气里都带着向往,她道:“好歹我回了城就是城市户口,再把承海和洋洋带到城里,那我们一家三口就都是吃商品粮的城市人了。”

顾承海冷着脸,啪的一声甩了筷子,声音又冷又硬:“要走你走,我和洋洋就在这里,哪也不去。”

“你!榆木脑袋,我就要回城!”

毛小敏索性直接嚷了出来,她当然不甘心在乡下当一辈子农民,虽然嫁给了顾承海,可她回城的心一刻也没停歇过。

以前是没有机会,现在回城的机会摆在她面前,要她放弃,她做不到!

好好的一顿饭被毛小敏这一通搅和,谁都没心思吃下去。

顾满仓重重拍了一把桌子,苍老的面容写满严肃。

他无声地打量了毛小敏几秒,“老二媳妇,你进门时间也不算短了,老顾家待你如何,你心里应该清楚,可这么多年,你尽过一天当妻子、当母亲的责任吗?”

“如今你执意回城,我们也不拦着你,你可以走人,但洋洋是顾家的种,必须留下,以后和你也无半点瓜葛。”

毛小敏眼里迸发出巨大的喜悦。

这么容易就同意了?

她真的要回城了,盼了这么多年的事情终于在这一刻发生,毛小敏恨不得仰天长笑三声。

她看了一眼低头吃饭的顾承海,恨不得立马拉着他去公社离婚。

顾承海对她毫无半点感情,她算计了顾承海这个人,却得不到他的心。


她看向聂红霞,声线软软的:“红霞姐,要不我和你们挤挤吧。”

聂红霞和白淑芬对视了一眼,有些不太愿意。

屋里地方本就小,小土炕睡两个人的话还算宽敞,睡三个人的话就有些勉强了。

何况,大热天的,挤在一起睡还不得热死。

聂红霞虽然心里不情愿,但话却说的漂亮:“婉儿,咱们下乡本来就是接受锻炼的,有困难你克服一下。”

“大家住的都不宽敞,等过段时间也许还要给咱们加盖房子,到时候你想住哪都行。”

言下之意就是我们屋子小,挤不下你这个人。

至于加盖房子,那都是没影儿的事情,只是聂红霞给李婉儿画的饼而已。

李婉儿眼神黯了黯。

说得比唱得都好听,都是些口蜜腹剑的人,看来她还得忍,至少得忍到新房子盖起来。

到时候,她要挑一间宽敞的,谁也别想和她挤。

*

这一耽误,也快到了上工的时间,谁都别想睡觉了。

聂红霞索性分配起了做饭问题。

在苏青禾她们没来之前,都是三个男知青负责干一些挑水、劈柴的粗活,聂红霞和白淑芬则是负责做饭。

现在知青点一下子多了七张嘴,那就得重新分工。

“之前我们都是在一块开火,各自拿出粮食,你们如果同意的话,那咱们就轮流着来做饭,如果想单独吃的话,也可以提出来。”

知青点就一口锅,肯定是大家在一块开火的好,这样做起饭来也快,不然分成好几拨,做饭也得排队,等到饭好了,估计也饿过劲了。

按照聂红霞的意思,她更倾向于一块吃,但李金玲却有不同意见。

“我自己单独吃吧。”

她家里条件还可以,父母答应每个月都会给她寄粮票和钱。

吃大锅饭没油水,自己做的话,她就可以偶尔打打牙祭,改善一下伙食。

再一个就是,如果是两两一组,她肯定是和李婉儿一组,她现在看见李婉儿就烦,更别提和她搭伙做饭。

夏静言捅了下苏青禾,凑过去小声说:“青禾,咱们也单独吃吧,我有钱,咱们能开小灶。”

这傻妞,待人可真实诚。

苏青禾用一种很无奈的眼神看着夏静言。

幸好她不是一个爱占便宜的人,就夏静言这样大大咧咧的性格,换了别人不把她吃干抹净才怪。

“先一起吃吧,就那么一口锅,分开吃的话等做好了饭黄花菜都凉了。”

铁锅属于工业产品,需要凭票供应。

一口好铁锅动辄十几元,都快顶得上半个月的工资了。

苏青禾带的钱有限,她还打算养猪、养鸡,还想要买粮食种子,这些都需要钱。

在没赚到钱之前,尽量减少开支,把钱花在刀刃上。

她和夏静言毕竟是新来的,一来就买一口新锅这事属实有些高调,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所以单独开火这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夏静言就是苏青禾的小迷妹,自然是苏青禾说什么她就听什么,没什么意见。

“那好,剩下的人就轮流做,两人一组,五天一轮。”

上工的锣声已经敲响,聂红霞急着上工,匆匆交代了一句就准备离开。

李婉儿落单了,没人和她分组。

她认为自己一个人给这么多人做饭亏了,赶紧拦住聂红霞,问道:“红霞姐,那我呢?”

聂红霞头也没回:“你和我还有淑芬一组,我们下工前你先把菜洗好。”

小说《七零建设忙,娇软小知青禁止撩汉》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