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在德胜门前的战场上。
陆明艰难地从瓦砾中爬出,只见幸存的守军们正用枪尖挑起馒头。
那些馒头里掺了明矾,一旦遇到血迹,便会显露出字迹,而这些字迹,正是通敌者的姓名。
“先生看那天!”
于谦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颤音。
陆明顺着于谦手指的方向抬头望去,只见十二架绘着赤龙的风筝正缓缓掠过战场的残骸。
每个龙首上都绑着改良的震天雷,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这是工部匠人们彻夜赶制的杰作,此刻正乘着西北风,如同一群翱翔的巨龙,朝着瓦剌大营飘去。
第五章 钢铁纪元正统十四年十月十三日寅时,深邃的夜幕尚未完全褪去,陆明已伫立在观星台上,专注地调试着六分仪。
清冷的月光洒落在他坚毅的面庞上,镜片中映出的并非往日那璀璨的漫天星斗,而是瓦剌大营里此起彼伏的火光。
那是十二架承载着希望与力量的赤龙风筝投下的延时震天雷,正在草原联军的粮草堆中如绚烂的花朵般次第绽放。
每一朵火光的盛开,都伴随着沉闷的轰鸣声,仿佛是对敌军的沉重打击,宣告着胜利的曙光即将来临。
“陆先生,时辰到了。”
于谦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观星台,他缓缓解下那件沾满硝烟与征尘的蟒袍,露出内里素白的中衣,简洁而庄重。
城下,八百神机营将士早已肃立如林,他们身着新式鸳鸯战袄,臂甲上的钢制卡榫在晨光的映照下泛着冷冽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这支军队的坚韧与无畏。
德胜门前,陆明轻轻抚摸着“霹雳震天炮”那带着余温的散热凹槽。
炮身的铭文已悄然从“正统年造”变为“格物致知”,这简单的四个字,蕴含着科技与智慧的交融,象征着一场伟大变革的开始。
曾经缠绕炮身的盐水麻绳,如今已换成了更为坚固耐用的螺旋钢条,这一改变不仅提升了火炮的性能,更标志着大明军事工业迈向了新的高度。
当陆明把定装铜壳药筒稳稳地推入膛室时,那清脆的金属摩擦声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惊飞了城头栖息的寒鸦,它们扑腾着翅膀,在天空中盘旋,似乎也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震撼。
“放!”
一声令下,如洪钟般响彻云霄。
三百门改良后的红夷大炮齐声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