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彷徨与委屈,似乎所有人都觉得她德不配位,其中朱见深的母亲——周太后对她更是厌恶到了极点。
当初土木堡之变时,周太后为了怕受到牵连,居然扔下年幼的儿子朱见深不管不顾,如此狠心真乃世所罕见。
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这般对待小深儿,更别提旁人的落井下石了。
只有她万贞儿对小深儿不离不弃,当初她和深儿被赶出宫去,若不是孙太后心疼大孙子,暗中接济,他们恐怕会饿死。
那时候他们只能蜷缩在那间破瓦房里,每逢下雨,屋顶还会漏水。
贞儿便会拿出坛坛罐罐去接住雨水,小深儿很懂事,也在一旁帮忙,但是因为年纪太小,总是帮倒忙,弄得全身和地上都是水,脏兮兮的,贞儿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贞儿原本以为他们这辈子都会交代在这所破瓦房里,所以孙太后接济的银子贞儿可是一分都不敢乱花。
得空了她就去集市上找活干,看她还带着个孩子,有同情心的才会雇她。
都是些粗活杂活,可把她累坏了,不过一看到小深儿,她就觉得一切都值啦。
她舍不得给自己花钱,却舍得给深儿买好吃的。
深儿拿到吃的,也是先喂给她吃。
她总说自己不喜欢吃,都留给深儿吃,有时候还会给他买各种玩具,小小年纪的朱见深知道她干活很累,收入也甚是微薄,就会说自己不喜欢这些玩具,可每每看到其他孩童在一起玩耍的时候,还是会眼巴巴地盯着看。
贞儿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对他照顾得更是无微不至,不管干活多累,回到家都会变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也不管多晚,都会搂着他给他讲爱听的故事,虽然一次一次重复,可是小见深还是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候会唱首童谣哄他睡觉,慢慢地让他养成了一个习惯,不搂着贞儿他就睡不着觉。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两年过去了,深儿也己经七岁了。
贞儿觉得是时候送他上学识字了,将来做个文书也能养活自己。
于是,贞儿便找了个私塾先生,每天送他去先生的学堂,和其他孩子一起学习。
起初深儿不肯去,因为他片刻都离不开贞儿。
贞儿好说歹说,连哄带骗,甚至威胁他说,如果他不好好学习,将来她就只能去街头要饭。
一听说贞儿会沦为乞丐,小深儿吓得哇哇大哭,只好每天含着眼泪,依依不舍地去私塾上课。
而且,贞儿必须每天接送他。
放学了,深儿像只小鸟一样飞出来,因为他马上就可以就看到他的贞儿了,看到他一蹦一跳的,贞儿也是满心欢喜,一把背起深儿,一路上说说笑笑,深儿也会事无巨细的告诉她在学堂里发生的每一件事。
这天,贞儿如往常一样去接深儿放学。
然而,当她到达学堂时,却发现深儿并不在那里。
她西处寻找,询问了其他学生和老师,但没有人知道深儿的去向。
贞儿心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她开始疯狂地在附近的街道和巷子里寻找深儿。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天色渐晚,贞儿的心情越来越焦急。
突然,她听到了一声熟悉的呼喊:“贞儿!”
那声音犹如天籁,穿透云霄。
她如离弦之箭顺着声音的方向跑去,终于找到了深儿。
原来,深儿在路上遭遇了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们肆无忌惮地欺负深儿,还抢走了他的书包。
深儿为了夺回书包,不顾一切地追着他们跑了很远,最终迷失了方向。
贞儿失声痛哭,这是她第一次找不到深儿,仿佛世界末日来临,心痛得如刀绞一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半晌,她才回过神来,颤抖着对深儿说道:“以后决不允许你再让我找不见你,也不要和其他孩子打闹。
能忍则忍,书包丢了,咱们可以再做一个新的。
可若是深儿丢了,贞儿又能去哪里找一个深儿呢!”
朱见深也深知自己犯下了大错,赶忙安慰贞儿:“我以后都听你的,再也不会乱跑了。”
第二天,贞儿竟然破天荒地为朱见深请了假。
两人不吃不喝,静静地躺在床上,手拉手紧紧相拥,仿佛时间都为他们而定格。
这一整天,他们沉浸在彼此的温暖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只有他们两个人,整个世界都为他们安静下来。
贞儿意识到,深儿长大了,不能再一首护在自己的羽翼下。
她决定请一位会功夫的师父教深儿一些自卫的本领,让他能够保护自己。
于是,每天清晨,贞儿都会带着深儿到空旷的地方,看着师父传授他一些简单易学的拳脚功夫。
深儿学得很认真,虽然每天要起很早,也很辛苦,但他明白这是为了保护自己和贞儿。
日子一天天过去,深儿逐渐变得强壮而自信。
贞儿看着成长的深儿,心中满是欣慰。